傳化CRM一期項目
經過30年的高速增長,日益擴大的銷售規模,不管是客戶數量、產品數量、業務人員數量、服務區域、客戶日益多樣的需求都對系統、科學、準確的進行客戶支持與響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進一步對客戶及市場精耕細作,更好的滿足客戶的需求,提高市場占有率,傳化迫切需要一個完善的營銷業務平臺和管理平臺一方面提升業務人員的工作效率、工作質量和銷售水平,另一方面提升公司營銷管理和決策水平。
傳化化工于2013年3月正式啟動CRM一期項目,主要目的是通過建立銷售漏斗模型,以市場需求驅動營銷政策制定和產品研發,實現銷售過程的精細化管理;通過建立資信控制模型,對客戶信用額度的實時控制,實現對客戶風險的有效管控;基于客戶生命周期的客戶價值分級模型,全面掌握客戶信息,實現客戶細分及差異化營銷。
傳化化工CRM系統采用Microsoft Dynamics CRM, 與公司ERP、TMS、Call-Center集成,業務人員、營銷系統中層和公司高層通過PAD、手機、PC隨時隨地訪問CRM系統。
隨著2013年12月傳化化工CRM系統的正式上線,傳化化工的營銷工作翻開了新的一頁:
對于市場一線人員而言,能減少無用的工作時間,提高工作效率,包括個人銷售目標管理、訂單執行狀態查詢、物流狀態查詢、庫存查詢、應收款與發貨查詢、電子審批、在線報貨、政策與服務支持等,更有大量知識共享比如產品信息查詢、產品解決方案查詢可以幫助業務人員第一時間對接客戶的需求,相當于為每個業務人員配了個助理。
對于營銷系統中層干部而言,能夠規范銷售管理、全面了解銷售員工作情況和所轄市場情況,利用CRM系統進行市場情況分析、銷售過程的管理(大客戶)、部門銷售目標管理、部門發貨與應收款、競爭對手分析、競品分析、風險管控、公司資源、政策調配決策指導。
對于公司高層領導而言,能夠全局了解公司銷售、市場情況,利用CRM系統進行銷售異常分析、銷售的總體情況、目標達成率、公司資源調配和銷售決策指導。更重要的是,公司能更準確的分析出每個客戶的價值貢獻、每個產品的價值貢獻,為公司的營銷政策、產品研發策略提供依據。
傳化化工CRM二期項目已經在規劃之中,不久后,客戶將可以通過傳化外部門戶或者微信平臺完成下單、支付、對賬、訂單狀態查詢、產品信息查詢、投訴等業務。
小荷才露尖尖角——傳化供應鏈進入新紀元
小荷才露尖尖角——傳化供應鏈進入新紀元
前不久,首批噴有傳化化工LOGO,證券代碼、CSI紡織化學品系統集成商、傳化化工配送專用車等字樣,且每輛貨車上都配備GPS定位系統的15輛全新箱式貨車,現已忙碌地穿梭于江浙地區。這是自傳化股份供應鏈成立以來,開始的全新供應服務嘗試。據悉,后階段還將有十余輛相同的物流運輸車繼續加入到傳化的貨物配送供應大軍中。
世界權威的《財富》雜志已將供應鏈管理能力列為企業一種重要的戰略競爭資源。承載著實現從原材料采購、生產到倉儲運輸再由銷售網把產品送到客戶手中一體化的供應鏈網鏈架構,傳化股份目前進展又是如何?
實現一站式發貨 優化倉庫業務流程
供應鏈制度(讓專業公司做專業的事)對外實行物流外包,對公司內部管理也毫不松懈,針對目前傳化化工廠區分散、提貨點多,客戶數量多訂單量大,交貨地址不集中、較為分散這一現象,供應鏈從硬件、軟件設施上雙管齊下。
在傳化化工精化廠區建造一新月臺,力求將精化廠區這一成品倉庫打造成傳化化工成品配送中心。意思就是說將目前三個廠區共三個成品倉庫的產品集中在精化一個成品倉庫,所謂的集中并不是單純的從空間上擴大倉庫面積,將所有產品放在一處,而是經過一系列的數據統計,加以系統性分析,將即將發貨的產品提前預置在精化倉庫。據相關人士介紹,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爭取實現一站式發貨比例達到80%。
據統計,每增加一個貨物提供點得多花費一小時時間,充分發揮精化倉庫的集中配送中心的功能和月臺等硬件設施的使用,可在很大程度上節省時間,降低運營成本,在未來的2-3個月,車輛的日均利用率會是現在的1.5倍。
在軟件上對倉庫業務流程進行優化,方便裝卸的同時減少發錯貨物的幾率,由倉管員在月臺上進行二次審核,并和配送貨物司機進行貨物信息的對接與確定,從原先的事后盤點到現在的事前預防、事中控制。
據供傳化化工供應鏈總監任志鵬介紹,在軟件改進上不僅止于對倉庫業務流程的優化,目前正積極籌備倉庫管理系統軟件的開發,這是傳化首次自主開發的倉庫管理系統軟件,通過工作調研,信息收集等一系列前期工作,現已取得階段性成果,處于業務需求調研與系統藍圖規劃已經完成并確認階段,預計今年7月份試運行。
此軟件的設計內容包括業務流程規劃和系統業務藍圖兩大方面,一旦成功,即可申請專利。作為自有知識產權,可推廣到其它兄弟公司,達到物流和信息流兩方面信息完全匹配,初步實現物流供應鏈全程可視化的作業操作,在未來,這種可視化操作將普及到生產、采購等整個供應鏈,1—2個月內實現訂單實時查詢功能。
此外,新軟件的運行可提高作業效率,提前備貨,使之車輛一到馬上可以裝貨運輸;統計產品發貨情況,將產品周轉率進行詳細的分析,根據這一分析,周轉快的產品可放置在靠近通道或發貨區域,減少了叉車作業距離,降低作業成本,在此基礎上,還可統計績效指標數據,如可統計出每個倉管員的日工作量,有效知道資源調配是否合理,由于是在目前ERP的平臺上開發,更可以提高系統的協同性、數據交換的安全性,確保信息數據不再流失。
職能分割向流程型轉變 GPS檢測系統保駕護航
在管理組織上,將供應鏈分為八大流程,由職能分割條塊組織向流程型組織轉變,每一流程設定相應負責人,全權負責在各自管轄的流程中出現的各類問題。
加強需求管理流程。需求管理流程也稱銷售預測,通過預測單個產品,將產品特性進行分類(大類產品、個性化產品),詳細分析2009年的發貨數據,結合大客戶戰略合作,將供應鏈延伸到客戶中,進而提前了解到他們的需求信息。據了解,之前,年度甚至月度對各系列產品的銷售預測在日常運營、生產、采購上并未有太多實際作業指導意義。
有數據顯現,三月份月度平均預測準確率達30.64%,其中A類產品預測準確率達68.94%,B類產品預測準確率達51.32%。任志鵬說,目前預測準確率偏差較大,不能很好的制定生產、采購計劃,而供應鏈的責職就是使預測準確率向平穩化、均衡化靠攏,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客戶滿意度。
完善客戶服務管理流程。自三月份在市場部開始設立客戶服務專員,要求此專員統一受理內外部投訴,持續跟蹤,直至處理完畢已報告形式完成,成功解決投訴時無統一受理接口現象。
客戶關系管理流程細致化。圍繞市場部和營銷中心的兩大工程項目,通過了解客戶(競爭對手)信息,從而分析客戶的需求。具體內容包括競爭對手的優劣,大客戶供貨比例;潛力客戶的挖掘,對客戶進行分類,并細致化管理,最終目的在于提升市場占有率。
供應鏈計劃流程。加強訂單執行流程,據精確統計,3月份共產生訂單6149張,其中缺貨119張,日均有4張訂單沒有發貨,經整改,倉管員詳細統計訂單執行率,分析缺貨原因,給內部人員提供全周期管理,避免后續類似情況的再次發生。
整體把握生產流程。相對而言,生產流程是一個較為成熟的流程,自公司創建以來就有這一項流程的存在,怎樣最大化的降低庫存又保證不斷貨、缺貨?怎樣將領料——生產過程——成品庫存這一生產流程高效運作?任志鵬指出,必須要從系統上來考量整體庫存,這里所說的庫存包括原材料庫存、在制品庫存和成品庫存。WMS系統設計主要涉及原材料領料、生產計劃預先通知等功能。
原材料領料方面,目前是車間手工開具領料單,一天平均需要開具1本多,耗時1-2小時,未來直接在系統中開具,在降低辦公費用的同時(無紙化),大幅度提高效率,節省時間。而且,生產計劃預先通知方面,部分實現生產流程可視化,將在制品庫存與成品庫存一并考慮,一方面可以預先指導倉庫做好收貨準備,另一方面可以適當降低成品庫存。
此外,實行供應鏈制度以來,在傳化股份品牌服務宣傳,服務水平上也有了質的提高,供應鏈進入新紀元。與此同時,車輛超速、車輛盜用、超載等一系列運輸過程中常易出現的問題,因裝上了GPS檢測系統,再也不能興風作浪。在未來一個月內,GPS導航定位系統將和運輸管理系統(TMS)相結合,實現訂單實時查詢功能,在線查詢功能,為營銷中心推行的大產品、大客戶發展戰略創造一個更為有利的競爭條件。
傳化股份供應鏈管理模式榮獲國家級企業管理創新成果二等獎
全國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審定和推廣活動自1990年開展以來,已審定發布了19屆國家級企業管理創新成果,形成了國家級、地區和行業級、企業級的成果審定推廣體系,對推動我國各類企業提高管理現代化水平發揮了積極作用。傳化股份有限公司的管理創新成果《化工企業基于資源整合的供應鏈協同管理》被浙江省企業聯合會以省級一等獎的榮譽推薦此次國家級管理創新成果的評定。
傳化化工創新管理成果《化工企業基于資源整合的供應鏈協同管理》還在《企業管理》雜志(全國經濟類核心期刊)第11期上刊登發表。